行业资讯
【疾病科普】冬季健康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5-01-18


1.防冬季疾病小知识

流感和感冒

冬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常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image.png

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性感冒表现为喉咙痒痛、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

预防方式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或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 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每天开场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预防接种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图片


图片




2.饮食小知识

注意补充能量

冬季,天寒地冻。在南方,室内没有集中供暖设施,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甚至室内还比室外冷,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建议每天吃半斤-八两的谷类食物,除了馒头、米饭、窝头等,可以“软硬兼施”,经常喝粥。


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建议在加工冬季食物时,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烩等烹调方式,这样更易保存食物营养,有利健康。


蔬菜水果的选择

冬季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吃肉较多,容易出现大便干燥。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因此,应注意蔬菜水果的补充。蔬菜可选择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笋、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image.png


图片
图片




3.护理小知识

注意调节饮食

冬季养生一般适宜多饮热粥,可以选择晨起后喝一碗热粥,晚餐时宜节食,不仅可以帮助养胃气,还可以帮助增加身体热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暖胃作用。


image.png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由于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大多数人喜欢将门窗紧闭,如此一来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加以机体汗水分解产物以及一些其他不良气体的排出,导致室内空气受到污染,所以在冬季要适当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性好,减少疾病的发生。

image.png


多饮水

由于冬季人们活动量比较少,通常不会感到口渴,所以会减少饮水量,如此一来通常会造成机体新陈代谢能力降低,为保证身体代谢正常运转在冬季也要注意适当的多饮水,促进身体的排泄。

image.png
图片
图片




4.睡眠小知识


保持充足的睡眠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花费在睡眠上的,睡眠可以为生命积蓄能量。现代医学认为人在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睡眠的时间应该随着年纪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般情况下青少年需要8~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年人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需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体质较为虚弱的人士则需要相应的增加睡眠休息时间。

image.png







图片
图片
最后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



[返回上级]